English

现代意义上的考据学力作

1999-11-24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戴伟华 我有话说

王昆吾先生的《中国早期艺术与宗教》一书在充分占有史料及实地踏访的基础上,运用考古学、民族学、科技史等学科的研究手段,在艺术考古、文学传播、宗教音乐系统的发生、民族文化的起源等学术领域,提纲挈领地展示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启发意义的观点和思路。书中关于中国文化艺术史中若干千古疑难问题的考释,视野宽广而论述深入。其中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考据学方法和其它多种学科方法的结合,因此可以说,这是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考据学力作。

中国古代文献资料具有独特的连续性和较明确的年代性,因此昆吾先生强调文献资料与出土文物在逻辑上的统一。本书体现昆吾先生这一思想的例子随处可见。例如《楚宗庙壁画鸱龟曳衔图》运用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中的鸱和龟、河南新郑汉代画像砖中的鸱和龟等资料,由此印证了在世界的一半时间和一半空间中鸱和龟是太阳及其运动的象征这一古人关于夜间太阳或冥间太阳的观念。这些实物史料复原了一个业已在历史上消失的神话故事,使《天问》中“鸱龟曳衔”一句话的真正含义得到最好的揭示。

昆吾先生的考证综合使用了各种资料和各种方法。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俗资料极为丰富,但由于搜集和阅读都有许多困难,要熟练地运用这些资料来为研究服务,洵非易事。昆吾先生为了掌握民族学或民俗学的资料,除大量搜集和阅读外,还赴西藏、新疆、云南等地区作了较深入的考察。所以本书能娴熟地利用民族学、民俗学资料进行文学艺术研究和历史研究。其中《对藏族文化起源问题的重新思考》、《潮汕文化的一支古老来源》二文,便是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完成的。

利用语言学资料进行考证是本书又一特色。传统学术所重视的语言学资料,大致属于汉语语文资料;随着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传入,一个国际视野的中国语言学、包括中国各民族语研究和汉语各亲属语研究在内的语言学建立起来了。昆吾先生正是站在这样一个前沿位置上来从事他的考据学工作的。最有代表性的一个例子是《汉藏语猴祖神话的谱系》。此文依据分布在彝族、羌族、?族、汉族、白族、怒族、瑶族等18个民族当中的45个关于猴祖创生人类的神话,展示出了汉藏语猴祖神话的谱系,构成了中国猴祖神话的不同历史形态与不同民族文化相对应的生动图景。

从发生学角度来观察中国的文学艺术,宗教是不可忽视的一种文化现象。此书多处利用宗教资料进行考证。除《火历论衡》、《从生殖崇拜到祖先崇拜》等文讨论了宗教的早期形式———原始信仰形式之外,书中还有《佛教呗赞音乐与敦煌讲唱辞中“平”、“侧”、“断”诸音曲符号》、《早期道教的音乐与仪轨》等多篇直接研究宗教与艺术关系的文章。这是本书命名为“早期艺术与宗教”的由来。

多学科结合的考证,使本书在考据学上的意义极其重大。其荦荦大者,亦可列举五端,兹略作评述。

第一,坚实的考据使事物呈现出清楚的时间关系和事物运动的段落关系。例如《诗六义原始》一文论证了从“六诗”到“六义”的演变经过了若干阶段,这不仅区别了“雅”“颂”与《雅》《颂》在功能上的差异,也显示了两者在时间上的层次和演变轨迹。在《鸡彝和?彝》一文中,昆吾先生也努力从鸡彝?彝在符号意义上的区别来理解夏商文化的区别,使鸡彝和?彝不仅具有部族崇拜的意义,也具有了文化分期的意义,这里的考述始终关注历史文化进程中的段落层次。

第二,隐含的事物结构和关系更为明晰,体现出逻辑结构和历史结构的统一。如《汉藏语猴祖神话的谱系》,努力揭示逻辑结构(民族文化的结构)与历史结构的对应,指出这是潜藏在中国文化深处的最具奥妙的一种关系。事实说明汉藏语各民族的猴祖神话有同源关系。这种对应关系正是昆吾先生研究所一贯追求逻辑结构和历史结构的统一的体现。

第三,使学术具有创造性和独断精神。打开本书,处处体现了昆吾先生的独断之学。《火历论衡》一文,指出过去的火历研究缺少分析观念,把大火观测和星观测相混淆,把星宿火崇拜和自然火崇拜相混淆。《楚宗庙壁画鸱龟曳衔图》考证了《天问》“鸱龟曳衔”一语所隐含的中国古代龟—日神话系统的内涵。

第四,解决了学术史上的重大问题。如上述对“鸱龟曳衔”本义的考辨与对《高兴歌》文化意蕴的探究。《诗六义原始》考证了从“六诗”到“六义”的发展过程,这在《诗经》学史上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这一问题不搞清楚,中国文学史的第一章将是含混不清的——源不清,流何以清?也正是在这一基础上,《中国韵文的传播方式及其体制变迁》才对汉赋的含义和演进作了入木三分的解释。

第五,在方法上为学术研究提供了示范意义,而且这种方法具有跨学科和前沿价值。《中国史前文明研究的地理学方法》一文主要就是谈研究方法的。昆吾先生很重视人文科学研究的试验,而且是自觉的。比如用各种手段,特别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方法来研究猴祖神话就是一次成功而有启发意义的试验,传统的考据学在昆吾先生的著作中便成了神话学的、文化人类学的、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等等现代学术方法的基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